- 索 引 号:QZ05101-3000-2025-00047
- 主题分类:应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 发布机构:米乐体育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4
- 标题:米乐体育 关于泉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53078号提案的答复
- 备注/文号:狮政函〔2025〕9号
- 发布日期:2025-08-07
吴雪萍委员:
《关于加强泉州湾南岸海洋文化景观统筹规划的建议》(20253078号)由我市会同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海洋与渔业局、教育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强化规划引领。您的提案符合我市打造“海上泉州”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重大战略。《泉州市“十四五”海洋强市建设专项规划》中提出要做强滨海休闲旅游产业,重点发展海洋文化旅游、积极发展滨海民宿旅游,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探索发展海洋特色小镇旅游。同时,做优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海洋文化挖掘与传承,搭建海洋文创产业发展平台,拓展海洋文化创意业态,加强海洋文化交流传播。
二、强化文旅资源整合和营销宣传。一是联动塑造IP。我市将与泉州市相关部门协同打造文旅IP集群,以“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为核心,加强石狮“海丝航标·时尚之都”品牌提升。支持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策划设置航海文化论坛、船模制作大赛、渔歌号子展演等海洋文化IP活动,拍摄海洋文化纪录片等,加大泉州海洋文化宣传力度。二是策划推介线路。优化泉州湾南岸滨海旅游区域与周边串联线路,策划滨海旅游、周末微度假、乡野漫游等主题线路,实施流量破圈、全时营销策略,依托媒体矩阵开展推介。三是开展品质营销。举办滨海旅游消费季、非遗民俗季、国潮消费季、乡村文旅消费季、沙滩音乐季等主题营销活动,办好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等滨海传统民俗节事。
三、打造闽南特色海洋文化教育区。一是用活校园文化场所。学校持续完善校园海洋文化设施,加快建设闽南海洋文化园,面向社会开放海丝文化长廊、海权红馆等特色文化场所,深度融合海洋文化与职业教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科普展览,打造沉浸式“海丝”文化育人场景,实现海洋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建设讴歌海洋伟人、展示海洋文化、传承海洋文明的精品教育载体。二是创新海洋课程建设。引导学校开设《海洋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课程,将其作为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依托校内特色育人场馆,深入挖掘场馆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注重挖掘各类优势资源,丰富思政大讲堂、行走的思政课等特色活动。同时,在航海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等涉海专业课程中融入海洋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两手抓”,增强对海洋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
下一步,我市将会同泉州有关部门进一步吸收委员提案建议,引导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紧抓“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海事开放日”等契机,依托校内海洋特色文化场所,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宣传海洋文化;同时,积极发挥泉州市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作用,推动开发“海丝文化探秘”“船舶科技体验”等主题研学课程,策划“高校+渔港+乡村”文旅研学线路,推动特色闽南海洋文化教育区和泉州湾南岸海洋文化景观进一步发展。
米乐体育
2025年7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